恩典總是更多---第一部 (More, More, More - 1)

恩典總是更多---第一部 - More, More, More - 1
 

Transcript - 仅音频

廣播稿

題目:愛主更多  第一講  

節目: 16040

蔡博恩博士 主講 


[音樂]

00:07 何安慈: 歡迎收聽今天由蔡博恩博士主講的“無盡恩典”節目。

00:11蔡博恩: 保羅說:“因此,我在父面前屈膝。 ”是什麼讓保羅屈膝跪下的呢? 是謙卑。我們在要主面前屈膝而謙卑下來。

[音樂]

00:31 何安慈: 聽眾朋友,“無盡恩典”是蔡博恩博士主講的聖經教導節目,蔡博士是皮奧里亞長老教會的高級牧師。我是主持人何安慈。你有沒有壓抑不住的衝動要在神面前屈膝跪下呢?這是反映我們對天父信賴的禱告姿勢。正如以弗所書第三章所述,保羅跪下來為信徒禱告,請求神用祂的愛裝備和充滿我們。現在我們一起聆聽蔡博士鼓舞人心的資訊,題目是:“愛主更多”。

[音樂]

01:12 蔡博恩:是什麼激勵神的子民響應神的呼召呢? 在以弗所書3:14~19,保羅說:“因此,我在父面前屈膝,天上地上的各家,都是從他得名。求他按著他豐盛的榮耀,藉著他的靈,叫你們心裡的力量剛強起來。使基督因你們的信,住在你們心裡,叫你們的愛心有根有基,能以和眾聖徒一同明白基督的愛是何等長闊高深;並知道這愛是過於人所能測度的,便叫神一切所充滿的,充滿了你們。”

[音樂]

02:07 蔡博恩:邁克爾和格雷斯是亞洲裔的美國夫婦。兩年前邁克的公司把他們從洛杉磯派遣到卡達。卡達是一個正在為2022年世界盃做準備的中東國家。邁克被要求參與那裡的準備工作,他不僅帶著妻子,而且還帶著三個收養的孩子。2013年1月15日,他們八歲的女兒、一個來自貧困的非洲國家而且患有多種疾病的女孩,因為不明的原因死了。邁克爾和格雷斯在卡達國家因此被捕,並且被審判和定罪。對他們的判決和起訴本周將在卡達開庭。

03:11 蔡博恩:他們為什麼被逮捕呢?我們從第一個指控他們的證人得到了線索。檢方的第一個證人說:“死去的女孩是黑人,來自非洲,身材很肥胖。她的養父母卻是黃人或者白人,他們本應該選擇漂亮的孩子。” 首席調查員對檢方說:“收養程式通常會甄選出外表漂亮、行為端莊的孩子,甄選出與父母有相似遺傳特徵的孩子,但是死去的孩子卻是來自非洲的貧窮家庭,因此,這些人可能是與其他人一起販賣兒童,也有可能是出售器官或進行醫學實驗。” 檢察機關在審判結束時的結論是:“真主禁止在種族之外收養小孩,因為這會導致不同人種相互組合而帶來非常糟糕的結果。”

04:29 蔡博恩:人們絕對不理解,為什麼養父母收養和自己完全不一樣的孩子。 他們為什麼要這麼做呢? 也許孩子們的名字會幫助我們理解這一點。 那個死了的女孩,她的名字叫瑪利亞。 她的哥哥也是收養的,名字叫做約西亞。 女孩的另一個哥哥,名字叫做以馬內利,意思是神與我們同在。 這對基督徒夫婦認為,為了證明他們的信仰,收養一個完全與自己不同的、有需要的孩子,是神對他們的呼召。 他們相信,神因著福音的緣故使用他們在別人的生命中工作。這是多麼的美好,這是神的呼召。你們教會中的一些人已經榮耀了神的家,我們開始越來越多地感受到神的呼召。我相信教會將越來越多地感受到這一點,神呼召我們伸出援手,去幫助和培養那些與我們非常不同的人。 福音就是如此顯而易見地活了出來。

05:54 蔡博恩: 這會發生什麼呢?那就是使徒保羅在這裡所禱告的,因為他呼籲以弗所人超越他們的文化邊界、超越他們的種族界限,甚至超越他們以前宗教的邊界,並認識到神正在將他們建造成為聖殿,並且要升到天上。當我們這樣做的時候,就多方面見證了神的智慧,甚至在天上的天使和邪靈看到後都會說:“這是怎樣的一位神啊,祂能把各種各樣的人聚集在一起,然後走進耶穌基督的教會”。

06:32 蔡博恩: 是什麼激勵我們、堅固我們,使我們成為這樣的人呢? 保羅在例子中告訴我們,神興起那些尊重祂呼召的人,首先我們要做有能力的禱告。你想知道什麼是有能力的禱告嗎? 保羅說:“因此,我在父面前屈膝。”有能力的禱告是什麼樣的呢? 就是謙卑的禱告,在神面前屈膝。有些人已經知道,猶太人不喜歡跪著禱告。耶穌在比喻中描述了猶太人禱告的典型姿勢。他們會站著,捶胸望天。只有在極度敬畏的時刻,就像所羅門王獻殿的時候他們才會跪下。

07:42 蔡博恩: 在奉獻儀式上,在所羅門禱告後,神的榮光顯現,神的榮耀充滿了聖殿,即使祭司也不能站立得住,甚至所羅門王也屈膝跪下說:“主啊,我不配得你給我的榮耀。主啊,我跪在你面前向你禱告。” 神的國王、神的使徒和神的子民都以謙卑的姿態禱告。真是令人驚奇,對吧? 謙卑的態度需要驚人的勇氣。你明白嗎?保羅在以弗所書第14節說:“因此,我在父面前屈膝。” 使徒說的是:“我認識到我可以坦然無懼地來到天父的面前。”在15節保羅說:“天上地上的各家都是從他得名。”“各家”這個詞語實際上是希臘詞,意思是“被生出來的”。  

09:00 蔡博恩: 保羅說:“我在父面前屈膝,天上地上的各家都是從他得名。”保羅好像進到了創造主的面前,這是第12節的延續,保羅很高興有勇氣進到神面前,這意味著“進到王的寶座前”,我們坦然無懼地進到宇宙的創造者、萬有的父面前。我為什麼能來到父面前呢?因為神賜給我能力到祂面前,祂超乎萬有,天上地上的各家都是從祂得名。我有勇氣和謙卑,我承認我來到了萬有的創造主面前。現在,我們來到創造主和萬物的主宰、我們的神面前,這在我們時代聽起來是不成熟和過時的,但任何其他不同的觀點都可能是不成熟的,甚至可能需要更大的信心才能去相信。

10:06 蔡博恩:兩周前,羅伯特·阿德勒為BBC的《發現》欄目撰寫科學文章,他這樣說:“人們為了為什麼宇宙存在了幾千年而努力去探索奧秘。幾乎每一個古老的文化都有自己的創世故事,大多數故事把創世的事情交給了假神。”你們知道那些故事,不是嗎?

10:34 蔡博恩:然而,阿德勒寫道:“近年來,一些物理學家和宇宙學家宣稱,我們現在已經瞭解了宇宙的歷史。” 他們的答案是,整個宇宙根本就是從無到有。他們說這是由某種力量註定發生的。我過去以為這是一個笑話,但讓我先讀出來,阿德勒寫道:“這個想法可能聽起來很奇怪,或者也許只是另外一個奇特的創造故事,但是物理學家則認為科學研究的兩個最成功的理論,即量子力學和廣義相對論證明了這一點。劍橋大學的史蒂芬·霍金運用這兩個理論來描述黑洞。 怎麼解釋的呢? 在量子物理學中,如果不禁止某些事情,那這些事情就必然會發生。” 你聽懂了嗎? “如果不禁止某些事情,那這些事情就必然會發生。空間和時間會自發地形成小氣泡。” 更重要的是什麼呢?這些氣泡可能會顯現出來。 

12:00 蔡博恩: 從這一點上看,宇宙形成過程很簡單。空間和時間的微小氣泡發展成了一個龐大而繁忙的宇宙。 正如亞利桑那州立大學的勞倫斯·克勞斯所言:“我們現在明白了,物理學定律使我們的宇宙從沒有任何空間、沒有時間、沒有時間、沒有粒子,從我們現在所不知道的東西,演變到了現在的樣子,這似乎是合理的。” 在文章中阿德勒總結道:“這些想法帶來全新的意義。我感謝神從無到有的創造。我以前說過,如果科學是誠實可信的,聖經也是誠實可信的,兩者並沒有衝突。我們承認自己所不知道的事情,科學承認現在我們所看到的一切都是從無到有而來的,因為每一種東西都是穩定不變的、並不存在什麼演進。”

13:12 蔡博恩:我們開始理解幾個世紀以前使徒保羅所說的話,那些不尊重神、也不感謝神的人,他們的思想變得無用,愚蠢的心也變得昏暗了。自稱是聰明的,卻變成了傻子。神從無到有創造了你,這位智慧、全能的主宰創造了萬有,現在對你和我說:“當你有需要的時候,請隨時來找我。” 當我們這麼相信、也這麼做的時候,不僅我們願意做神吩咐的事情,還願意聽從神來到祂面前,神說:“你們要來到我面前,我是創造主,我做事並不是毫無目的,我以慈愛創造世界,世界根基立定之前,我已經呼召了人來跟從我。”

14:30 蔡博恩:這就是為什麼使徒說天上地上各家都是從神得名,神是我們的一切。當我與凱西結婚的時候,她的名字叫做加百列,那是一個天使的名字,我與一位天使結婚了。但聖經告訴我,我不僅與一個天使,我是與一群天使結婚。我的天父是萬有的父親,我是天家的一部分,我是天父領養的孩子。耶穌基督是天父的大兒子,祂是我的兄長,也你的兄長,這使我們有能力在神面前為祂受苦,在傷害和失敗中說:“父啊,我現在需要你”。即使過去有罪惡和軟弱,我們還是可以來到神的面前。

15:27 蔡博恩:這一切都是因為神的兒子。藉著耶穌基督的工作,我們與神之間的牆被拆毀了,所以我們可以大膽地來到宇宙創造者的面前。 這意味著什麼呢?

15:43 何安慈:幾年前,我的兒子在大學的一次旅行中,因為他父親的名聲,被要求在一個羅馬尼亞的教堂裡講道。 這是一個非常傳統的教會,它有一個分隔男女信徒的分隔牆,男女信徒不得不坐在不同的地方。我兒子說他講道的時候能看到會眾們在做什麼。他看到女信徒那邊有個小女孩離開了母親,從媽媽的腿上爬下了,從隔牆下麵爬過去,爬到她父親的腿上。她的父親抱起她,擁抱著她。

16:31 蔡博恩:這也是我們的天父所做事情的畫面。即使我們和天父之間有一堵敵對的牆,那牆就是我們的罪,神還是除去了那敵對的牆,藉著耶穌基督的工作拆毀了那牆。東離西有多遠,神叫罪離我們有多遠。基督的寶血是祂為你的罪而擔當的刑罰,現在我們和神之間再沒有什麼阻隔,我們可以憑著信心來到神的面前。我們來到父親的面前,祂是所有人的父親,是我的父親、也是你的父親。我們藉著大能的禱告來到神面前,祈求神的幫助。

17:10 何安慈:聽眾朋友,你正在收聽的是蔡博恩博士的“無盡恩典”講道資訊,題目是“愛主更多”,請繼續留心聽蔡博士關於禱告的講解。

[音樂]

17:24 何安慈:好的,蔡博士,在以弗所書3:14中保羅說在父面前屈膝,你說那時的猶太人這樣做是不尋常的。那麼你覺得我們禱告的身體姿勢與我們對神的心態是否有聯繫呢?

17:44 蔡博恩:有的,當然有,但禱告不是變魔術,對吧? 屈膝跪下並不是必須的規則。關鍵的是,保羅在父面前屈膝,這意味著他明白神愛他。神不會說:“哦,你屈膝跪下得不夠快、不夠低,你還想要什麼呢?”不會的,我們的全人都要來到神的面前。聖經中實際上有各種各樣禱告姿勢的描述,有時候人們舉手向神禱告,有時候人們臉伏於地禱告,有時候人們跪下禱告。如果我們認為必須以正確的姿勢禱告,否則神就不會聽我們的禱告。如果我們把禱告的姿勢邏輯化或者魔術化,這是不正確的,因為你是以全人來到天父的面前。在我父親的年代,他是不會擁抱我們的。現在他變得溫柔而且願意擁抱我們。我多麼喜歡擁抱他,因為這是以前從來沒有過的。

18:34 蔡博恩:我們需要身體的擁抱和連接。當我們與神連接在一起時,不是因為我們鞠躬或者屈膝夠低,神才愛我們。但當我曲膝的時候,我在順服神。當我舉手禱告時,我在說:“主啊,我需要你的説明,我承認這一點,不僅僅是用我的言語,也用我的身體姿態來承認這一點。 ” 我這樣做不是強迫神回應我的禱告,而只是調整我的身體姿勢與我的態度相稱。我這樣做的時候,並沒有強迫神回應我。實際上,我的身體更好地感受到神的同在,感受到我在這個時刻該如何親近神。所以不是說如果你不跪下禱告,神就不會聽你的聲音,而是說:“我們的身體可以有不同的姿勢,契合我們心中對神的渴慕。” 神說:“用什麼姿勢禱告都沒關係,這並不是使你合格的條件。”

19:38 何安慈:我喜歡這一點。 我也知道有些人,我的媽媽就是這樣,他們每天例行禱告,除去一天的思慮、恐懼和擔憂,讓自己專注於神的同在。 對我的媽媽來說,她會跪在臥室的床邊,在那裡禱告一個小時。這是她每天例行的禱告,幫助她遠離外界干擾,進入神的同在。

20:11 蔡博恩: 我可以確定例行禱告的好處。在我們教會裡,人們在我辦公室裡為我建立了一個小小的禱告台,在星期天早上,我在講道前會在那裡花時間禱告,但我也不想把禱告變得神奇, 我不會說:“哦,現在神必須膏抹這個講道,因為我做了正確的事情。” 不,這不是重點。我喜歡例行禱告,如果你願意也可以嘗試,例行的禱告把我們的心思意念和靈魂分別出來,幫助我們學習依靠神,這是一件美妙的事情,因為我們所有的心思意念都聚焦在神的身上。

20:52 蔡博恩: 有一個關於兩個修道士的老故事,他們辯論在禱告中自己是否可以在神面前成聖。 一個修士對另一個說:“我敢打賭,即使集中注意力,你也不能背誦主禱文。”另一位修士說:“不,不,我想如果我不分心的話,我可以背誦主禱文。” 第一位修士說:“如果你不為世上的事情分心,如果你能背誦主禱文,那麼我會送你一匹馬。” 第二位修士說:“好,成交。” 他開始禱告。然後過了一會兒他說:“哦,不,我輸了。” 第一位修士問:“你怎麼會輸呢?” 第二位說:“我在想你送我的馬有沒有馬鞍?”

21:34 蔡博恩:是啊,所以我們的態度可以幫助我們集中注意力,例行的禱告可以幫助我們集中注意力。我們不是賄賂神,不是利用神,我們不會患得患失,一心只想禱告像變魔法一樣得到成就,不是這樣。而是想到的是我們得到了神的接納,以全人進到了神的面前。這就是禱告的美妙,這是神的恩典而不是一種儀式。禱告不是以某種方式賺取好處。

22:05 何安慈:好的,在結束前我有一個問題:你談論了我們作為神的孩子可以大膽地來到神的面前,那麼擁抱神、把神當做慈愛和大能的父親,這樣的人有什麼樣的特徵呢?

22:17 蔡博恩:好的,我認為他們會喜歡親近神。 我最喜歡的傳道王子查理斯·斯普龍在佈道中曾經這樣說:“我幾乎沒有禱告過五分鐘。” 人們感到很震驚。他們認為,你是屬神的偉人,應該有很長的禱告啊。但他說:“我幾乎沒有禱告超過五分鐘,但我沒有哪個五分鐘不在禱告。” 這意味著他和天父常常在對話。如果神真的是你所愛的父親,那麼在一天的時光中,你都會向祂禱告,因為你知道祂是聽禱告的父親。

22:57 何安慈: 謝謝你,蔡博士。我希望這可以鼓勵聽眾朋友在一天中常常以禱告來尋求神。

[音樂]

23:07 何安慈: 聽眾朋友,如果你錯過了今天資訊的任何部分或蔡博士對以弗所書第三章的講解,我們邀請您訪問我們的網站線上收聽或者下載到移動設備收聽。在我們的網站上,您還可以下載每日學習指南,深入理解我們所討論的主題。 我們的網址是unlimitedgrace.com。 另外我們還為你預備了蔡博恩博士與他的妻子凱西寫的小冊子,書名叫做《為對方而活》,小冊子概述了神對婚姻的設計,並從聖經角度定義了丈夫和妻子的角色。 蔡博士夫婦分享了婚姻真理的六個關鍵部分,以及他們如何應用於自己的婚姻關係中。 家庭生活事工部主任鄧尼斯·雷尼稱這本書“清清楚楚地勾畫出神對夫婦如何為彼此和家人舍己的生活指示。

24:07 何安慈:小冊子還有關於育兒的講解,歡迎來信索取。我是主持人何安慈,代表蔡博恩博士邀請你下次繼續收聽。這裡是“無盡恩典”節目,再會。

[音樂]

Previous
Previous

恩典總是更多---第二部 (Bound for Glory - 2)

Next
Next

恩典總是更多---第二部 (More, More, More - 2)